“安全駕駛要從每一米開始”,這是一名普通駕駛員的工作信條,也是工作16年、安全行駛918686公里的真實寫照,相當于從唐山到北京往返2500多次的距離。創造這個記錄的就是一公司114路駕駛員趙德奇。
趙師傅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,父親也是一名公交司機。從記事起,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當父親沒有按時下班回家時,母親在門口等候父親時焦急的樣子。從那一刻起,他就明白了——公交人的安全駕駛、平安歸來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、最深的牽掛。也就是在那個時候“安全駕駛”這四個字深深地印在了他幼小的心靈之中。當他自己也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以后,母親又像當年等父親一樣,無論早晚,無論陰晴,總是站在樓下,翹首期盼,直到看見他的身影,老人才能放心回家。每當坐進駕駛室、握住方向盤時,母親牽掛的眼神就會浮現在他的腦海中,安全駕駛已經刻進他的靈魂,深入骨髓。
16年的工作歷程,5800多天的安全駕駛,除了自幼便深植心底的安全思想,還離不開這樣一個安全公式:每一米行車安全=遵章好習慣+平和好心態+細心好保養——
遵章好習慣。即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,保持中速行駛,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。交通法規、安全規章的意義在于維護交通秩序,使行人放心行走,司機安心駕駛,保障交通順暢。因此,十幾年來,每次公司或者路隊組織安全規章學習,趙德奇師傅總是最認真的那一個。他不僅認真聽,還會有意識的默記。在他眼中,只有將規章制度了然于胸,才能做到時刻遵守;只有時刻遵守,才能做到安全無事故。他還經常分析線路的路況、各時段的行人密集程度,做到熟知每一個紅綠燈、每一個轉彎,熟知路線上易發事故地段,行車中遇到突發事件時,始終能沉著應對、妥善處理。趙師傅還善于吃別人的“塹”,長自己的“智”,就是認真分析典型案例,舉一反三,吸取教訓,確保自身行車安全。
平和好心態。即增強職業道德的培養,形成良好的駕駛習慣,行車中戒驕戒躁,情緒穩定。隨著城市的發展,現在的路況越來越復雜,擁堵日益嚴重,司機們都常說“車越來越不好開了”。趙師傅另一個安全秘籍就是駕駛過程中,時刻保持平和的好心態。多年以來,他始終堅信:“寧停六十秒,不搶一分鐘”“忍一時風平浪靜,停一步海闊天空”,并且在行車中保持文明行車、禮讓三先、中速駕駛的好習慣。公交司機不單要保證安全行車,還要注重服務。服務好了,車廂氛圍就好了,司機的心氣就順了,駕駛安全系數也就高了。記得有一次,一位老大爺上了車,看到老人腿腳有些不靈便,趙師傅耐心地詢問了老人的目的地,開車時也留心關注,但在下車的站點老人卻一直不下車,此時他發現老人手里緊握著一個證件,上面寫著老人的個人信息,里面夾著錢,還有一張白色卡片,卡片上寫著“老人患有老年癡呆,請好心人撥打這個電話號碼”,趙師傅趕緊按照提示打了過去,聯系到了老人的兒子,和乘務員一將老人平安護送到家。
細心好保養。即把日常檢查、維護、保養工作視為最基本的基礎工作,掌握所駕駛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,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于萌芽之中。趙師傅常說:“對待所駕駛的車輛,要精心的呵護,你糊弄它,它就會糊弄你!”雖是很普通的一句話,但卻折射出了深刻的道理。認真做好汽車的維護保養,不僅可以保障車輛始終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況,減少機件的早期磨損,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,還可以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,把因車輛技術狀況所導致交通事故的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。因此每逢次保養班,趙師傅總是認真做好車輛的維護保養,出車前認真做好“三檢”。可以毫不夸張的說,車輛出了故障,不亞于他自己生病,他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車輛。因此,他的車很少出現半路拋錨的現象。
常言道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”,從每一米開始安全駕駛,并且每天堅持下來,就這么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事,趙師傅做到了。風風雨雨16年,趙德奇從未出過一起客傷事故。就是本著這種良好的職業道德,365天的安全駕駛,趙德奇多次被總公司評為先進駕駛員、節能能手,今年更被評為金牌駕駛員。每當別人稱贊他時,他總是說:“我能有今天的成績,離不開公司、路隊領導對我的支持和關心。每逢節日,公司領導都會到站點慰問,路隊領導更是挨個叮嚀,每年除夕總公司領導還親自為我們包餃子,作為一名一線職工,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企業對我們的關懷,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跑好車,用安全駕駛回報企業,回報社會。當我們手握方向盤的瞬間,操縱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命安危,更關系著他人的安危!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,要時刻牢記關愛生命,從車輪下的每一米開始確保安全! ”
新的一年,趙師傅正在向著下一個安全行駛里程碑沖刺!
(公交一公司、總公司黨委工作部)
|